中新網西安8月1日電(記者 張一辰)“作為生活在絲綢之路起點的一名普通百姓,用鏡頭記錄此間的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變遷,為讓海內外民眾更多瞭解西安盡自己一份心力。”西安攝影愛好者王先microSD生如是說。
  1日,以“發現絲路之美”為主題的文化保護項目在西安啟動,該活動旨房屋買賣在用影像對絲綢之路沿線重點城市的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科學記錄與採集,為文化研究與傳播提供數據支持,同時喚起公眾對文化保護的關註和參與。
  2014年6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佈,由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新竹買房為首例跨國合作、成功申遺的項目。
  中國國家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於芃表示,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人民創造的友好之路,此次300位攝影愛好者將與專竹北售屋家學者共同用鏡頭記錄絲路風情,活動中的一部分作品將交由該中心,併在未來與絲路沿線國家交流中發揮作用。
  2000餘年前,從起點燒烤長安到羅馬的“古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與亞歐的貿易通道。在7000餘公里的古道上,茶葉、瓷器、絲綢及香料等商品絡繹於途,成為當時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動脈。”而今,“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的稱號亦成為西安的一張新名片。
  在活動現場,設置了模擬出使西域的“通關文牒”蓋章環節,陝西文物局副局長劉雲輝將此次活動的主題旗幟授予攝影愛好者代表。
  據瞭解,該文化保護項目將在西安和洛陽兩地展開,併在專家的指導下對兩地及周邊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全面記錄,如,皮影戲、華陰老腔、唐三彩等,同時記錄其傳承人的技藝與生活,用於今後保護性文化研究以及對外交流和傳播。(完)  (原標題:西安300攝友聚焦“絲路風情” 非遺保護促文化交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mfxu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